康复治疗专业实践技能操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实验简介视频 教学引导视频

康复治疗专业实践技能操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学院:康复医学院
所属学科:临床医学类
专业门类:临床医学
项目申报人:许光旭
课程年份:2022
课时数:
课程唯一编号:202220

实验简介:

基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治疗师工作指南丛书》建设康复治疗专业实训课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虚拟仿真课程。以《康复评定学》和《心肺物理治疗学》《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学》等课程逐步建设以线上的技能操作训练为主体,结合后续案例练习为拓展,构建康复治疗专业的分站点分案例分阶段分步骤的OSCE操作技能考评系统。

...查看更多 点击收回
学院:康复医学院
所属学科:临床医学类
专业门类:临床医学
项目负责人:许光旭
课程年份:2022
课时数:
课程唯一编号:202220

实验简介:

基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治疗师工作指南丛书》建设康复治疗专业实训课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虚拟仿真课程。以《康复评定学》和《心肺物理治疗学》《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学》等课程逐步建设以线上的技能操作训练为主体,结合后续案例练习为拓展,构建康复治疗专业的分站点分案例分阶段分步骤的OSCE操作技能考评系统。

我要做实验
返回
实验介绍
实验必读
预习
自测
评论
  • 实验教学目标
  • 实验原理
  • 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验方法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结论

为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更好的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科技在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中的应用,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我院康复治疗专业实践技能操作训练与考评工作的虚拟仿真系统。

主要涵盖康复技能操作线上线下结合虚拟仿真课程系统、康复技术临床操作仿真场景训练系统、康复治疗线上考评系统、康复治疗OSCE操作技能考核系统、康复治疗实习生/研究生实训基地综合考核管理系统、康复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营管理系统等,并将既往建设的超星学习社区、线上线下图书馆、MSC技能操作训练平台、第二课堂临床SP技能操作训练平台和实验室门禁预约管理平台等进行统合,最终对系统使用中产生的庞大数据集进行AI分析,以实现千人千面的学习建议与计划。


通过逐步建立康复技能操作考核线上线下结合虚拟仿真课程系统》《康复技术临床操作仿真场景训练系统》《康复治疗线上考评系统》《康复治疗OSCE操作技能考核系统》《康复治疗实习生-研究生的实训基地综合考核管理系统》《康复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教学练考管评一体化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教育体系

通过比较普通课程与线上虚拟仿真教育课程中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学生成绩分析岗位胜任力维度等评价课程建设的效果



实验过程包含三个步骤:

1. 康复临床问诊(全科临床问诊技能培养)

2.  康复专业技能评估

    包含:2.1 基础部分的康复评定内容

              2.2 亚专业方向康复临床评定内容(心肺物理治疗评定/ 神经疾病物理治疗评定。。。)

3. 康复案例治疗

    包含:3.1 心肺物理治疗相关疾病案例治疗(脑卒中/ 冠心病。。。)

              3.2 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关疾病案例治疗(脊髓损伤。。。)


1. 进入(康复临床问诊)界面,选择相应病例,进行随机问诊,并形成问诊记录单

2. 进入(  康复专业技能评估)界面,选择

              2.1 基础部分的康复评定内容

              2.2 亚专业方向康复临床评定内容(心肺物理治疗评定/ 神经疾病物理治疗评定。。。)

    1) 选择康复评定小目标

    2) 观看康复评定相关视频

    3) 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选择合适的量表,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操作步骤

    4) 形成评估量表和学生考核评估量表

3. 进入(康复案例治疗)界面,选择相关疾病案例治疗

    1) 选择康复治疗小目标

    2) 观看康复治疗相关视频

    3) 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

    4) 形成运动治疗方案和学生考核评估量表

本项目由系统自动记录每一步操作,在实验结束后自动生成实验报告,即时反馈给学生。

学生端可查看成绩分析和教师的对学生操作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评价及建议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进行考察和反思。

查看更多
点击收回
  • 网络要求
  • 硬件要求
  • 用户操作系统要求

1. 带宽要求:项目采用按需加载技术,初次访问约30秒内完成下载,考虑到本项目采取边使用边加载的技术模式,一般宽带用户均可正常访问,校园网到教室的带宽为100兆接入,完全满足日常教学要求。

2.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支持并发响应数量为500。可支持2000人同时访问,访问人数超过2000时,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访问可能会变慢。

1.CPU推荐Intel四核以上级别内存不少于8G

2.具备独立显卡,系统硬盘剩余空间不少于1G

3.建议显示器分辨率为1920*1080或符合16:9的分辨率

用户操作环境为"windows7”及以上版本,系统类型应为64位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