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掌握肺栓塞的相关病理学内容。描述导致肺栓塞不同临床后果的病理学因素;能通过调控栓子类型、栓子状态、栓塞位置、局部循环基础等参数来预判肺栓塞的不同临床后果;掌握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癌栓、菌栓、肺出血性梗塞、骑跨性栓塞等病变的形态学变化特征。掌握病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描述肺栓塞尸检/活检的注意事项、大体标本的观察原则、显微镜的使用规程、组织包埋染色方法的选择、切片镜下观察要点并完成经典红蓝铅笔手绘报告。
能力目标:完成肺栓塞临床病理衔接的训练。通过模拟肺栓塞病理临床模型的操作,临床医学生能自行检索资料获取相关信息,续写或撰写逻辑自洽的临床医学案例;基础医学生能通过文献检索,自行设计合适的研究方案进行肺栓塞的科学干预;预防医学生能通过风险因素的分析,对肺栓塞病人或高危人群,给出合理的医学干预和生活建议,降低肺栓塞发生的风险。同时,通过病理学虚拟实验室的使用,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从临床到基础、从大体到镜下、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形态学实验技能。
情感目标:本项目在诊疗环节锻炼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强化关怀病人等医学人文精神;通过对疾病风险因素的分析,增强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对疾病发生机制的梳理,培养医学生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神;理解团队合作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在病理虚拟实验室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大体老师和动物老师的感恩之情。
通过肺栓塞知识点解析,完成肺栓塞临床病理联系的多因素分析: 肺栓塞的临床进程和后果受到多层次多环节因素的影响和调控,本实验的原理解析以动画模拟和微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进行系统细致的知识点梳理。在本实验中,学生为栓子选择不同的参数,最终得到一个特定的肺栓塞状态和不同的知识点配置。由于血栓栓塞为肺栓塞的主要类型,以血栓栓子肺栓塞为例,进行知识点阐述。肺栓塞的血栓栓子来源一般为下肢深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此处引入DVT生成的风险因素知识点;栓子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此处引入栓子运行途径知识点;由于栓子体积不大,所以栓塞部位为肺动脉中小分支,多数患者没有显著临床表现,此处引入肺双重血供知识点;如患者由慢性肺淤血基础病,则发生肺梗死,此处引入肺淤血知识点、肺出血性梗死知识点讲解和考察。在肺循环相关知识点解析时,转接ESP系统,学生亲手测试在不同大小的栓子、栓塞于不同部位、是否有肺淤血基础病等情况下,对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内压力和右心压力的影响,进而影响肺部血供和肺循环。如学生选择其他类型的栓子参数,系统会自动匹配针对性的知识点解析和考察。在实验中穿插病理虚拟实验室的训练,通过本轮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将熟悉并掌握病理学实验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本实验主要以逻辑分析和人机互动的方法开展教学,肺栓塞的病情进展与最终结果为开放式,由使用人的临床决策来决定。
具体过程为: 通过虚拟仿真、人机交互技术,高度仿真的设计一段栓子体内运行的旅程,直观生动的展示栓子在肺循环中如何被拦截,并导致肺栓塞病变。本实验的可操纵性强,其中所有环节均需学生做出正确有逻辑的选择,方可推动剧情进展。完成对栓子来源、类型、大小、多少等参数的选择,学生即可开展“栓塞之旅”。通过对栓子本身参数的分析,学生需要选择合理的栓塞部位,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管床破坏,进而导致不同的临床后果。为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肺栓塞这一复杂病变,本实验考虑到多种栓子状态可能引出的不同病情,通过病理学筛选,共为学生提供可能发生的自然病程路径16条(其中血栓栓塞4,脂肪栓塞4,气体栓塞4,羊水栓塞1,菌栓2,癌栓1)。举例说明:学生选择血栓栓子、来自下肢深静脉、体积较大、数量为单个,引起肺动脉主分支处骑跨性栓塞,导致病人肺卒中/猝死。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参数均可调控,学生如选择不符合病理学逻辑的选项,则无法推进病情。本虚拟仿真实验的整体架构是开放性的,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做出合理的选择,最终可以完成一个全部由学生自行设计得到的病变进程,实验本身不预设唯一正确的病情发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代入感。在整个虚拟实验场景中,预设多个支线知识关卡,学生必须正确完成所有的知识点考核,方可得到满分。每次选择错误,均会被要求重新学习相关知识点,直到做出正确选择,才能开启后续病情。在此过程中,系统实时评价学生训练及考核的结果,结束后给出错题本、错题解析和整体评价报告,帮助学生复盘并进一步完善知识点的巩固。
在临床诊疗环节中,学生可以选择医生模式或病人模式,通过对临床情境的模拟,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此环节采用多处决策判断,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模式,均需要在多个环节进行正确选择,如错误选择不符合逻辑,则实验中止;如错误选择合乎逻辑,但不能缓解病情,则实验会继续进行到最终病情加重甚至病人死亡,此时实验结束,这一环节被判为不合格。在此过程中,进一步预设医患沟通关卡,训练学生人文素养。学生可以在此环节多次试错,通过反复仿真模拟训练,强化正确的临床病理联系和临床诊疗过程。
在病理和临床两阶段训练中,本实验充分运用动画、音频、视频和虚拟交互的手段,引入当前年轻人感兴趣的游戏式和沉浸式的元素,让学生身临其境,给与其“自作主张”的权利,允许其通过反复多次的“无成本试错”来体验“预后”这一重要病理学概念。推进病情犹如走迷宫,暗扣知识点层层递进,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有多种角色可供选择,角色形象可由学生自行设计捏合,且支持以不同的角色反复多次“刷病情”。本实验沉浸感强,能极大的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且最终的病情进展具有强烈的个人独特性。本实验运行过程中,着重培养并考察学生的逻辑判断和早期临床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在病理学日常授课中往往难以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通过一些预设的关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临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应变和人文沟通等能力。
1. 明确实验目的和基本操作方法;
2. 进入肺栓塞多参数互动模块:
1)完成学情评价
2)根据引导提示,进行多重参数选择
3)观察体内栓子的状态和运行途径,进行病理临床结果的分析理解
4)进行勘误反馈
3. 进入临床案例模块: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对临床患者的各种表现做出正确判断和后续决策。
4. 完成综合测试评价。
1. 明确多因素影响肺栓塞与临床后果之间的临床病理联系,帮助学生做出合适的临床决策。
2. 学习病理学实验固定/染色等基本形态学知识。